点赞
收藏
评论
当前位置: 首页 / 国内 / 正文

浪潮云“第三次跃迁”:被迫升级还是主动求变?

新的一年,浪潮云依然在不断进化和迭代。

自2011年入局,浪潮云历经两次重大战略转身,从初涉政务云市场的“系统集成商”,到顺应“新基建”东风转型的“分布式云服务提供商”,每一步都踩在时代脉搏之上。如今,面对“人工智能 +”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,浪潮云再次果敢出击。

近期,浪潮云正式发布分布式智能云战略,计划半年内完成现有分布式云节点的升级,今年内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1000个。同时,明确了“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”定位,最终实现“有云处皆智能”的战略愿景。

可见,浪潮云正试图借助AI构建起专属于自己的坚固护城河,着急向着“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”这一全新定位大步迈进。

AI浪潮汹涌,不进则退

近两年,AI 浪潮愈发汹涌,驱动着云市场的玩家们纷纷踏上新一轮的变革征程,浪潮云也是其中一员。

在技术方面,浪潮云打造海若大模型,紧密围绕行业应用需求,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。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报告,浪潮云以大模型成熟度与综合服务经验双料第一的成绩,位居中国政务行业大模型市场第一位。

此外,浪潮云主张的分布式智能云架构,是其区别于其他云服务商的一大技术特色。通过分布式架构,浪潮云可以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更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节点,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,尤其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。

据了解,浪潮云计划在半年内完成现有分布式云节点的升级,今年内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 1000 个。若这一计划顺利实施,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分布式智能云领域的领先优势,为客户提供更广泛、更高效的智能云服务。

在生态方面,浪潮云积极联合各方力量,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。

在与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上,浪潮云联合百度、宇树等推出 “海若智能体”。借助百度在 AI 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,宇树在智能硬件制造方面的优势,以及自身的云服务与大模型能力,推出垂直场景解决方案,形成“云-端-场景”闭环。

浪潮云还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、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。通过举办开发者大赛、技术研讨会等活动,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与创新型企业加入其生态体系。通过这种广泛的生态合作,浪潮云试图构建一个涵盖技术研发、产品应用、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完整生态链条,提升自身在 AI 市场的综合竞争力。

在此轮 AI浪潮中,浪潮云通过技术突破、产品创新和生态构建,展现出了积极进取的态势与一定的竞争优势。然而,在AI云市场,华为云、阿里云等巨头林立,浪潮云进化过程注定充满艰辛。

巨头抢滩,竞争压力山大

在云计算与 AI 深度融合的当下,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
浪潮云凭借在政府、行业及企业信息化领域 30 余年的深厚积累,在公有云服务领域成绩斐然,连续多年在政府市场占有率拔得头筹。其服务范围涵盖 245 个省市政府、20000 个政府部门,拥有 60000 + 政府应用,服务人员多达 8.7 亿,企业客户达 128 万个,生态伙伴超 1000 家。

然而,即便有着如此耀眼的过往成绩,在 AI 布局的征程中,浪潮云依旧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巨大竞争压力。

一方面,浪潮云的海若大模型虽在行业内有一定建树,在政务、应急等行业的应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其大模型能力与头部厂商的差距正逐渐拉大。

首先,头部云服务商在大模型研发上投入巨大,参数规模不断攀升,模型的泛化能力、对复杂任务的处理能力以及生成内容的质量,都远超浪潮云的海若大模型。其次,浪潮云的海若大模型短期内,难以形成像头部大模型那样繁荣的生态体系,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若大模型的推广与应用。

另一方面,浪潮云年内计划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 1000 个,快速的节点扩张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扩大市场覆盖范围,也将带来严重的运维挑战。

众所周知,分布式云节点的运维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团队,以及高效的运维管理系统,以实现对众多节点的实时监控、故障诊断与快速修复。如若运维能力与规模增长脱节,将导致各云节点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诸多稳定性问题。例如,部分云节点在高并发访问时,出现响应延迟、服务中断等情况,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。

相比之下,华为云、阿里云等头部云服务商在云节点扩张过程中,注重运维能力的同步提升。它们通过建立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平台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云节点的自动化监控与运维,能够快速定位并解决节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保障了云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

总之,浪潮云在 AI 布局过程中,虽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与行业经验,但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。

破局之道

AI 技术已然成为云厂商激烈角逐的战略要地,谁能在此领域抢占先机,谁就能在未来的云计算市场中掌握话语权。面对 AI 技术引发的这场云服务变革风暴,浪潮云若想脱颖而出,仍需披荆斩棘,探寻出独属于自己的破局之道。

一来,浪潮云应加大对大模型研发的投入,优化模型架构,增加数据多样性,提升海若大模型的通用能力,缩小与头部大模型的差距。同时,积极推动开源生态建设,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,丰富模型的应用场景。

二来,浪潮云应实施差异化战略,开辟独特赛道。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占据超70%的公有云市场份额,浪潮云若继续参与同质化竞争,将面临“规模不经济”困境。浪潮云通过这种聚焦行业痛点的定制化服务,能够在细分市场中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,吸引特定行业客户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三来,浪潮云应深耕垂直场景,夯实市场根基。政务云一直是浪潮云的优势战场,在 AI 技术的加持下,浪潮云应进一步深化在政务领域的应用,利用海若大模型对政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,为政府决策提供更科学、精准的支持,进一步巩固在政务云市场的领先地位。

总的来说,智能云市场越来越卷,浪潮云唯有在技术创新上全力以赴,实施差异化战略定位,深耕垂直场景,方能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脱颖而出。但这一过程充满挑战,需要浪潮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。


该文章系用户自行发布,若有版权纠纷请联系上善公司下架与删除。
  • 全部评论

正在加载…

加载更多

没有更多了

以禅道参悟互联网 微信号:liukuang110

福建上善控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0191号-2 © feiya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:0591-85667788